| 网站首页 | 食品新闻 | 食品安全 | 食品技术 | 食品行情 | 食品政策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食品新闻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嘉必优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字体:
嘉必优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5    

  2023年,公司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按照“三拓展”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一主两翼”业务走深走实,以“技术平台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数字化、市场国际化”为指导,导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积极拥抱基于人工智能条件下合成生物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构建与业务发展匹配的组织架构,全新组建了人类营业事业部,优化了供应链系统。人类营养领域,HMOs产品2’-FL的技术研发、客户开发和法规准入、产能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受益于新国标落地和帝斯曼ARA专利到期双重利好,主要产品ARA和DHA销量和收入均取得较好增长;个护美妆领域,SA产品作为新功能性因子顺利进入某国际品牌供应链并实现稳定采购;动物营养领域,通过前期的大规模的产品验证,确定了主要的市场领域和主要产品系列,通过自建产能降本的同时,客户开发取得突破,各业务领域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2023年,公司全面迎接新国标实施和国际专利到期两大重要机遇,顺应藻油DHA对鱼油DHA的替代趋势,充分发挥在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国内方面继续协助客户推进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方注册,国际方面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参与新客户准入工作。2023年全年实现人类营养业务收入4.18亿元,ARA收入同比增长18.22%,藻油DHA收入同比增长23.09%。

  国内市场方面,新国标正式落地,新国标项目组过去一年多协助客户开展配方注册、工艺优化、产品定制和功能研究的努力得以转化,通过挖掘微胶囊生产线产能潜力,全力保交付,稳固了核心客户份额,国内婴配领域ARA和DHA产品销量均实现较好增长。

  国际市场方面,抓住帝斯曼ARA专利到期、国际市场开放的重要机遇,公司提升了该产品在多个核心国际大客户的份额,实质性推进了部分客户的供应商准入工作,部分海外经销商实现少量商业订单,并且与嘉吉签署了新一轮合作协议,将合作范围扩大至全球市场,相关的成果将逐步呈现。2023年,公司国际业务团队积极参与海外业务拓展,分别在瑞士、荷兰、法国、印尼、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拜访客户并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密切联系海外客户,在导入ARA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导入藻油DHA、HMOs、SA等产品,虽然受新国标注册影响,上半年部分海外客户的取货放缓,全年海外收入较上年同期持平。此外,公司同步推进藻油DHA产品的国际市场开发工作,该产品已经通过了美国FDA、美国有机食品、欧盟EFSA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和准入,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健康业务领域,公司新整合了大健康团队,凭借产品丰富的学理功能,以DHA为核心的Omega-3脂肪酸和SA等产品展现出了较好的市场潜力。公司通过功效验证、应用技术开发,重点针对孕婴童营养、口服美容和膳食补充等领域推广DHA和SA产品,为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与养生堂、仙乐、步源堂、汤臣倍健300146)、安琪纽特等多家知名健康食品品牌和代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3年,动物养殖及饲料行业经历了剧烈波动,行业仍处于低谷调整期,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脂肪酸平衡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行业接受度已有明显提升。公司动物营养事业部对脂肪酸平衡在动物营养行业各类细分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持续投入研究,结合行业痛点和客户应对策略重点开发应用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实现“增效降本”的原则,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系,与多家知名客户开展了关于DHA牛奶富集、DHA鸡蛋富集、宠物肠道健康、畜禽饲料效率等大规模产品应用测试并取得了积极效果,部分产品开始上市销售。

  供应链建设方面,为满足未来产品线和产能扩展需求,公司在葛店工厂筹备建设动物营养综合生产基地,优化现有的生产工艺、成本结构和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

  研发方面,动物营业事业部以解决市场需求为抓手,积极开启产学研合作,打造产学研创新战略,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所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深度挖掘脂肪酸平衡技术应用的潜力。公司动物营养事业部组织策划的我国动物营养学科领域第一部以脂质营养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动物脂质科学》正式发布,全面涵盖动物脂质的科学知识,解密脂质营养的关键,是推动行业对动物脂肪酸精准平衡认知的加速器,填补了动物营养领域脂质研究专著的空白。

  2023年度,公司动物营养事业部持续推进脂肪酸营养原料产品、全面脂肪酸平衡解决方案和高效肠道健康解决方案等在宠物营养领域中的应用研发和市场开发,实现了裂壶藻粉、鱼油粉等脂肪酸营养原料产品的销售增长,推动相关原料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同时,基于平衡脂肪酸理论,针对不同生命阶段的宠物健康问题,开展产品应用解决方案设计和研发,与浙江大学合作完成脂肪酸系列产品的技术功效验证,并与品牌客户积极推动其在宠物食品市场中的应用和推广。

  宠物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动物营养事业部与全硕品牌全面合作,旨在实现公司宠物营养业务为C端品牌技术赋能、ODM供应链管理和要素品牌联动等方面的落地。2023年,全硕品牌店铺已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动物营养事业部为全硕品牌开发的产品品类已涵盖宠物营养主食、营养补充剂、营养零食等全线宠物食品品类,产品单品达30余项。其中,涉及脂肪酸原料和脂肪酸平衡解决方案的产品应用覆盖率达90%以上,2023年下半年新开发的鱼油粉系列产品,以其独特的产品差异性和技术壁垒,迅速得到市场和消费者认可。

  公司的个人护理及化妆品业务以创新的妆食同源新型原料——SA为切入点,功效验证先行,应用解决方案落地,通过细胞试验深度挖掘物质的保湿、抗氧化、美白、抗糖化的功能,与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的联合研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完成了燕窝酸修护保湿、燕窝酸抗衰、DHA抗衰抗炎、DHA修护保湿等多款具有促渗共输送功能的载体产品研发,并与广州奥雪公司携手推广。

  2023年,公司联合发布了《燕窝酸科学与市场应用白皮书》,系统地阐述了燕窝酸的市场发展、生产工艺,并深入剖析了其健康益处和广泛应用范围。至2023年底,公司新增了35款燕窝酸备案产品,累计备案达到60款。此外,公司在燕窝酸功效多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与麦吉丽等多个知名品牌建立了市场或研发合作意向。

  同时,公司现有产品β-胡萝卜素、ARA、DHA等产品也成功实现了作为化妆品原料的应用突破,兔头妈妈品牌添加DHA、ARA的产品也已上市销售。

  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聚焦大客户需求,顺应美妆个护领域可持续发展趋势,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储备了多款生物基化妆品原料产品。

  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立足之本,是国内较早从事以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经过近20年的积累,公司建立了包括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平台、基因合成与基因编辑平台、细胞工厂铸造平台、智能发酵及代谢精细调控平台、高效智能分离精制平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平台、高通量分析测试平台、生物技术成果中试转化平台在内的完整的技术产业链转化平台,产品涵盖多不饱和脂肪酸ARA(花生四烯酸)、藻油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燕窝酸(SA)、β-胡萝卜素等营养素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广泛应用于人类营养、动物营养以及个人护理等领域。

  同时,公司基于合成生物学平台开展了HMOs等高附加值的战略性产品的开发,并陆续进行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虾青素等)及个人护理功能性原料(γ-PGA、α-熊果苷等)新品的研发工作,不断推出新的生物活性物产品,为全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营养素产品与创新的解决方案。

  公司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两大生产基地以及完善的国际供应链与服务体系,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与雀巢、达能、嘉吉、飞鹤、伊利、君乐宝、贝因美002570)、圣元、雅士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采用等离子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高产菌种——高山被孢霉,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ARA产品,主要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食品领域。按照产品形态,公司ARA产品可分为油剂与粉剂两种类型,ARA油剂产品除少部分直接销售外,大部分用于加工成粉剂产品;粉剂产品是由油剂经过剪切、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公司ARA产品已经通过欧盟Novefood和美国FDAGRAS的认证,已经获得全球众多知名婴幼儿配方食品厂商的认可和使用。

  公司采用等离子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出高产裂殖壶菌和双鞭甲藻菌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密闭、洁净、可控的环境中培育,菌种在生长过程中体内合成DHA油脂,公司通过后提取、精炼等工艺最终获得藻油DHA产品。公司的藻油DHA产品是根据来源,相对于鱼油来源的DHA产品命名;相对于鱼油DHA,藻油DHA采用微生物发酵方式,不受资源限制;具有环保安全和质量可控、可追溯等优点。DHA产品形态主要分为油剂和粉剂,以粉剂为主。产品功能方面,DHA作为人类全生命周期的营养元素,除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外,对成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阿兹海默症以及抗炎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应用场景丰富,可广泛应用于膳食营养补充剂、健康食品、口服液、固体饮料、烘焙食品、糖果及巧克力等,应用领域可以覆盖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此外,DHA可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领域,如可用于提高种动物繁殖效率、提高宠物皮毛质量、DHA在鸡蛋、牛奶、肉类的富集应用可用于补充摄入足够的DHA等。公司DHA产品已经通过美国FDAGRAS、美国有机认证,并于2023年12月在婴幼儿和后续配方奶粉领域作为Novefood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EFSA的安全性评价。

  学名N-乙酰神经氨酸,俗称燕窝酸、唾液酸,是母乳中人乳低聚糖的组分之一,因在燕窝中含量丰富而得名,是燕窝中的特征性功效成分,是衡量燕窝分级的重要标准。燕窝酸已被证实参与人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具有促进婴儿大脑智力发育、抗病毒、调节免疫力、促进益生菌增殖等健康益处。燕窝酸作为人体细胞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层面信息传导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公司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SA,纯度可达98%以上,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功能性健康食品、个人护理等领域,在口服美容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和高端化妆品领域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公司正在重点开发SA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2017年,N-乙酰神经氨酸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燕窝酸成为妆食同源创新原料。2021年,嘉必优全资子公司中科光谷的N-乙酰神经氨酸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国妆原备字20210001N-乙酰神经氨酸”拥有者。2022年,中科光谷自主研发并生产的N-乙酰神经氨酸产品由国家卫健委认定为具有实质等同性。作为燕窝酸成分提供者,中科光谷通过细胞实验与人体实验相结合,发现燕窝酸针对皮肤胶原蛋白再生的能力和对肌肤能起到紧致、抗皱的功效。2022年,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燕窝酸产品功效增加为抗皱剂、抗氧化剂、皮肤保护剂、保湿剂。此外,近期公司研究发现,燕窝酸在体重管理方面具备新功能,已申请相关专利,正在持续开展相关研究。

  属于类胡萝卜素产品,是一种安全的维生素A源,在机体内发挥补充维生素A抗氧化、保持细胞活力的作用。公司通过生物合成方式获得的高纯度、具有天然提取物属性的β-胡萝卜素,能够为“追求天然色素和天然食品配料”的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升级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健康食品、饮料、膳食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烘焙食品、各类肉制品等。同时,β-胡萝卜素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和天然着色剂,可应用于果汁饮料和烘焙食品等方面,在化妆品领域亦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公司以保障食品安全为首要采购原则,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并对原料进行严格质量控制,采用年度合同加订单的模式进行原材料采购。公司引入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立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5大关键环节,通过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对供应商的合法合规性、质量管理、生产控制、仓储管理、运输防护等环节进行管控,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或线上审核,对供应商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价,促进其发展。通过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进一步保障了不断增长的供应商群,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此基础上,公司设立了最高库存及安全库存,并结合生产进度确定原料的采购进度,保障生产线、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环节包括发酵工序、后处理工序、微胶囊包埋工序等。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年度、月度及每周的生产计划,结合客户对于产品规格、交付时间等个性化要求,由生产部门根据计划安排开展柔性化生产。公司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两大生产基地,能够独立生产油剂和粉剂产品。公司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开展连续发酵生产,后续根据客户的订单及特定需求,为客户提供小批量、定制化的产品。在自主生产的基础上,根据部分客户的特殊要求及产能安排,公司部分微胶囊产品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由代工厂进行微胶囊包埋,加工成粉剂产品后向客户销售。

  公司目前以toB模式为主,国内市场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国外市场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经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往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司对大多数客户采用先货后款的结算方式,并一般给予客户1-3个月不等的商业信用期。公司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跟进客户需求,并依据客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高品质的营养素产品以及创新解决方案。

  动物营养领域,嘉必优动物营养技术平台负责动物营养业务板块的产品、产能和技术研发,嘉利多负责市场推广和产品销售平台,整合产业资源,同时通过与C端品牌方及代工厂的合作,推进嘉必优要素品牌战略,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开发和供应链服务,建立“解决方案技术+品牌+供应链管理”的组合拳。

  2024年政府工作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生物制造、生命科学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产业领域,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这标志着我国将把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放在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积极培育生物制造等产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同时提出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

  2023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围绕合成生物学设计理论研究、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研究以及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等3大任务进行部署,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着力发展合成生物学在营养、材料、能源、环境等行业的应用。此外,各地政府开始重点加强合成生物学产业建设力度。例如,2023年3月,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成立,旨在推进湖北省合成生物学科技创新占据国家第一梯队,服务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各经济强省市的重点投入将推动合成生物学行业的示范性发展,从而带动生物制造产业的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

  基于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的高端生物制造行业含盖了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代谢工程、发酵工程等理工交叉技术领域,我国学科全面、人才培养供应的优势得以发挥,在全球供应链中仍处于优势地位,但受制于市场规则制定话语权不足,产业活力无法全部释放,行业利润率水平有待提升。此外,合成生物学行业需求进一步拉动了生命科学仪器等先进装备制造的需求,目前已有国产测序仪、PCR仪、酶标仪、发酵系统等诸多配套装备产业,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行业自主创新发展;在应用端,合成生物学行业作为营养、医药、农业、材料、环境等大体量行业的上游产业链,有足够的市场空间,随着碳排放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将激发本行业变现能力的持续提升。

  2023年2月22日,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对婴配粉企业在生产研发能力、配方科学性、资金、工艺改良、原材料选用、品控管理、产品检测等方面的要求更为明确,标准更加严格,奶粉企业产品生产、注册难度逐步加大,行业准入门槛再次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新国标的实施,在推动中国婴配粉行业迎来品质升级新阶段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加速行业洗牌及结构升级,淘汰实力不济的中小品牌,资金、研发力将成为未来奶企业竞争的关键。根据艾普思咨询《2023婴幼儿奶粉市场发展及舆情分析报告》,国内婴配奶粉销量前十品牌的销量之和占比高达82.28%,前十大品牌中爱他美、美素佳儿、飞鹤位列前三,销量占比均超过10%。

  2023年7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和注册管理实践,进一步严格产品配方注册要求,在注册条件、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标签标识、明确违法处置内容等方面加强了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并鼓励企业不断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

  2、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科技创新成为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新生儿人口数量902万人,较2022年相比下滑5.65%。在我国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行业进入“减量竞争”模式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中国母乳研究的不断深入,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以模拟母乳成分原料研发、精准配方设计、工艺创新及品质提升为发力点,为提升新一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科技内涵输出了“中国方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活力。2023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对15家企业推出的62款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调研,经过专家分析与研讨,凝练出2023年度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六大创新趋势:(1)广度与深度并进,深耕母乳研究推动功能基料的原始创新;(2)“赋能”与“减负”双驱动,精准配方助力婴幼儿的适宜成长;(3)工艺创新与质量严控双保障,实现营养成分的活性保持与精确配比;(4)机制研究与临床证据并重,保证真实世界中的喂养效果;(5)科技与使命兼顾,为特定需求婴儿提供全面营养支持;(6)产业模式与专业服务迭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久蓄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从2018年至2023年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6.8%,加上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负担起更优品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同时,随着90后新生代父母进入养育高峰期,中国父母对奶粉品牌、营养、安全等成分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对于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日益增强。下游婴配粉企业也通过不断品质升级、配方升级、科技创新,推出含有益生菌、酪蛋白、HMOs等营养成分的中高端奶粉,从而拉动促进中高端婴配奶粉细分市场的持续增长。

  自2016年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起,国务院先后出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民健康相关长期政策即不断出台,积极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及“治未病”的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同时,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产品和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健康消费市场的潜力也在加速释放,根据《2024蓝帽子国内保健品消费趋势报告》数据,2023上半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增长17.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在此背景下,保健品消费需求越发旺盛,预计2023年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到203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6万亿元,大健康产业或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当代人对于自身的健康关注度持续提升,据《2023年618健康消费及营销趋势洞察报告》,健康消费也持续向年轻人群渗透,健康需求年轻化趋势凸显,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于健康与环保的关注度最高,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上悦己型消费占比逐步提高,80、90、00后三代消费者在食品饮料类别中,都愿意付出较高的成本进行消费升级,根据2023年天猫健康618数据,年轻一代更爱“健康美”,消费者健康需求全面爆发,营养滋补与保健品依旧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燕窝、深海鱼油等品类成为消费者“修内功、养元气”的健康品,健康精养需求正在渗透进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疫情时代不同年龄层对于养生理念的变化,“健康生活”正在引领进入一个新阶段“精养时代”。

  养老服务消费被置于重要地位,与我国日渐加速的老龄化进程息息相关。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计,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至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中国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文件,“意见”中提到,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推动研发中医康复器具;强化老年人的用品创新,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其中明确提出发展抗衰老产业,并将“推进化妆品原料研发、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写进了意见。

  在国家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时代背景下,“老龄经济”、“银发经济”不断被提及,正成为极具潜力的蓝海。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普遍呈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等趋势,逐渐从生存型走向享受型,老年健康消费市场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6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等公告,公告增补了营养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用以补充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规定了DHA日用量范围为200-1,000mg,适宜人群为成人。

  公告将DHA作为营养素补充剂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新增了应用领域,同时明确了使用剂量,充分表明DHA在成人保健品范围补充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已达成共识。同时,从2023新版目录来看,DHA是唯一一个在册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素,新公告为藻油DHA在相关保健食品的快速研发上市以及成人、中老年保健食品市场的广泛应用打开了法规通道。随着消费者对藻油DHA的营养、保健、预防疾病等作用认识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对藻油DHA继续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探索,藻油DHA在健康食品领域以及未来成人保健品的扩大使用显示出拓宽趋势。同时受益于应用技术水平的提升,藻油DHA及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得以添加到更多的健康食品中去,如婴幼儿配方食品、膳食补充剂、特膳特医食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此外,藻油DHA在生物制药、个人护理及化妆品、动物饲料等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趋势。

  脂肪酸类营养剂在动物营养领域有重要应用,被广泛用于一般家畜(如猪)、反刍动物(如牛)、家禽(如鸡)以及水产生物,短链饱和脂肪酸营养剂有助于动物肠道供能、维持肠道结构完整,中链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抑菌抗病毒,Omega-3系列脂肪酸对动物生长发育、维持动物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亦有部分防止疾病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公司动物营养业务作为公司在人类营养业务的自然延伸,致力于基于脂肪酸平衡理论,抓住“禁抗”机遇,以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平衡、Omega-3系脂肪酸和Omega-6系脂肪酸平衡、短中长链脂肪酸平衡为技术基础,开发出具有“替抗”功效的多款产品,如饲用脂肪粉、DHA藻粉等产品,通过脂类营养产品的开发进行差异化市场竞争,为饲料和养殖企业赋能。

  近年来,我国宠物行业规模高速稳定增长,根据炼丹炉大数据,自2022年8月起至今,宠物行业线上销售额持续保持同比正向增长,最高月份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5亿,宠物数量同样稳定增长,2022年已经达到2.2亿只。随着我国目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宠物主可承担更高的养宠成本,养宠支出也随之增加,单只宠物年均消费金额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7%,养宠人群呈现出年轻化、高消费的特征。宠物食品市场方面,整体市场较为分散,2021年上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TOP10宠物品牌集中度变化相对稳定,2023年上半年宠物行业前十名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为整体市场的15.6%。

  养宠趋势方面,主流宠物仍以猫狗为主,“猫经济”成为宠物行业最大市场。在这种拟人化饲养的趋势下,宠物主人们也更加关注宠物的多方面需求。科学喂养理念增强,健康化、专业化、均衡营养化成为宠物食品的主流趋势,宠物在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宠物食品正在满足不同年龄段宠物的细分化需求。其中,原料成分成为重要关注点之一,鱼油、果寡糖、丝兰提取物等成分概念占据主流,氨基葡萄糖、水解酪蛋白等成分概念增速明显,营养、肠胃调理功效概念占据主导,抗衰老也成为高增长概念,随之催生行业头部各品牌在猫狗食品中主要以品牌的优势功效、配方为卖点,突出宣传原料成分与工艺价值点。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0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0亿元。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以及审美意识、悦己意识增强等因素驱动下,国内化妆品消费持续攀升。同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关注因素是产品成分(66.7%)、价格(45.8%)及功效(45.3%),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日趋理性,更加注重化妆品的实用性以及安全性,功效型护肤产品在化妆品赛道中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功能性原料市场潜力巨大。

  功能性化妆品原料是化妆品行业的“芯片”,独家原料有利于构筑化妆品品牌的竞争优势,为品牌提供更稳定和持久的盈利。中国化妆品原料创新的驱动因素包括:原料审批速度加快,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功效型护肤品需求的快速上升,国家加大了对化妆品原料创新的支持;功效型护肤品创新优化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创新,原料的审批速度加快为行业夯实了发展基础。中国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数增长迅速。在旧《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下,从2004年至2021年5月,一共仅14个新原料获得批准。在新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下,2022年仅上半年就达到13个,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84.6%。

  随着化妆品行业持续扩容,化妆品企业对原料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均在增长,化妆品的质量、功效很大程度上依赖所用原料。当前,国际原料商在化妆品原料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头部公司如巴斯夫、亚什兰、禾大、德之馨、陶氏等拥有从基础化学品到高端化工材料的全链条加工及研发能力,而国内化妆品原料生产行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升级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基石,有助于帮企业构建竞争壁垒,近年来行业内化妆品原料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医协作。未来,化妆品行业重要技术风向包括合成生物、超分子技术等,其中,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日益增加,合成生物技术的出现为化妆品行业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合成生物技术可对原料进行升级再造,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降本增效的需求,通过对上游原材料进行升级再造,可以生产出更环保、可持续的产品,符合纯净美妆的行业趋势。

  公司以功能性原料为方向,积极布局功能性原料新业务,将为公司发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产品β-胡萝卜素、ARA和DHA、SA等均被收录在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21版)》中,将在化妆品领域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和更高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问题的有效手段,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营养素具备生产效率高、产品安全、

  绿色低碳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主流。目前,巴斯夫、帝斯曼、杜邦等国际化工巨头纷纷进入生物技术领域,积极布局微生物发酵的高附加值产品。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所处行业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具体如下: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是通过基因工程和生物合成途径制造生产药物、食品以及燃料等生物产品的学科,具有低碳、环保、高效、精准的独特优势。生物科技(BT)、信息科技(IT)、数字技术(DT)及人工智能(AI)的融合交叉将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发展。合成生物学是“BT+IT+DT+AI”融合交叉的代表性学科,被认为将有望引领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将可能为人类面临的医疗、能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如何巧妙地结合这些技术,以实现目标的定向生物制造,已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破解难题的关键所在。

  菌种迭代升级、持续优化技术对于发酵工业来说是生命之源,优良的菌种可极大程度提升发酵产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传统菌种选育技术采用诱变筛选的方式,技术难点在于突变株筛选技术,极易出现错筛漏筛的问题。公司开发原创技术,从胞内代谢多尺度分析评价工业微生物对目标产物高产的特性,基于最优代谢途径进行计算设计,并分析目标产物的最佳合成途径;对限速途径中的酶进行定性分析,高通量筛选最优菌种,快速锁定高产菌种,并开发出针对性的发酵方案,进而克服现有工业菌株转化率及产率低等问题。

  在发酵过程中,配料、补料及发酵的温度和pH调控都会对发酵造成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进行判断,动态化评估各项检测指标,实时调节各工艺参数。公司建立了微生物发酵在线代谢数据库,研究基于知识学习的过程优化技术和智能调控技术,揭示相关菌种适应不同生长环境的代谢基础及其高效合成相关机制,实现发酵生产工艺的精准调控。

  生物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需要多学科协作,其中菌种构建、发酵精细调控、分离纯化、产品精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发酵产率、提取收率、产品成本和品质等,实验室的技术和成果必须经过中试放大的工程化改造才能走向产业化,工程化技术包含大量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和工程化经验,是设备、技术、管理高度结合的体现,短期内难以被复制。嘉必优建立了湖北省生物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在基地上形成“高通量小试-数字化中试”联级发酵系统及相应配套设施,并建立了高分辨率分析检测以及分离纯化精制平台,依需在不同规模下进行技术工艺优化与验证,形成了高效成果转化工程化技术能力。

  公司所在行业的人才密度较高、投入起点高、学科交叉性强、知识复杂度高,市场上的竞争者相对较少。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以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是国内ARA产业重要的开拓者和市场推动者,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全球ARA产品主要的供应商之一,并成功实现了藻油DHA、SA等产品的产业化,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嘉吉、雀巢、达能、飞鹤、伊利、君乐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逐渐形成了以工业菌种定向选育、发酵精细调控、高效分离纯化制备等生物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核心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于2016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外,公司还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科技促进发展奖”、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等众多荣誉奖项,主导及参与了两项国家标准的制订,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

  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进一步拓展完善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高端平台建设,引进高通量自动液体工作站、单克隆挑选仪、高通量单细胞筛选仪等先进的高通量自动化设备,搭建了合成生物学智能化平台,建立了完备的前端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体系。2023年,公司由湖北省人社厅同意备案设立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承担了“人乳寡糖介导肠道稳态促进小鼠大脑发育和认知水平的效应及机制”、“功能寡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功能营养素细胞工厂设计和构建”、“高产岩藻糖基乳糖的工程菌株的创制”等项目,并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颁发的“油料所杰出科技创新奖”,荣登全国生物医药企业平台“2023年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

  随着新国标对婴配粉生产研发能力、配方科学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将加速促使婴幼儿奶粉市场向具备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婴配奶粉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长期与头部客户保持稳定深入的合作,随着行业集中度上升及客户的成长,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同时伴随帝斯曼ARA全球专利的陆续到期,全球范围内的ARA专利障碍逐步扫除,公司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成功开发了包括雀巢、达能、新莱特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客户,全球市场份额也将逐步提高,国际行业地位逐步提升。

  公司以功能性原料为方向,积极布局功能性美妆个护原料新业务,将为公司发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产品DHA、ARA、β-胡萝卜素、依克多因、麦角硫因、聚谷氨酸钠等均被收录在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21版)》中。公司燕窝酸成分成功获批“001号”化妆品新原料后,研发团队继续加深基础研究工作,率先揭示了燕窝酸抗衰老功效的机理,为燕窝酸的应用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科研支撑。DHA、ARA成分作为婴配奶粉中的重要的功能性营养素,也顺利添加应用在儿童化妆品中,获得了儿童化妆品品牌方以及消费者的认可。作为化妆品行业创新原料研发的重要参与者,公司致力于创新产品开发与功能研究,利用载体技术、细胞组学技术的应用加深自身产品的研究,并与行业客户合作产出科研成果,给化妆品行业产品研发和创新带来了更多新的资源。

  公司动物营养业务作为公司人类营养业务的自然延伸,着力于动物脂肪酸精准平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引领了平衡脂肪酸理论在行业内的推广与普及,脂肪酸平衡技术和产品方案在应用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相关技术开始逐步进入更细分的应用领域进行研究。

  (三)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合成生物学是典型的“会聚”科学,融合生物学、基因组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在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形成了“基因电路”、“基因组人工合成”、“理性设计细胞工厂”三大技术领域,开发了模块化基因工具库,构建了高度可控和可预测的人工生物细胞,提升了细胞代谢网络调控和工程应用能力。计算生物学的兴起,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如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AphaFod2,能够基于DNA序列进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预测,加快非自然存在生物元件的理性设计,加速非天然物质的生物合成。人工智能(AI)、数字化技术(DT)和合成生物学的深度融合,可将生命科学复杂问题结构化和抽象化,提升研究过程的自动化、规模化和大幅提高生物制造工程的适配性。DNA存储、生物计算、生物知识图谱等概念技术不断落地,推动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促进了大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发现及成果转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生物学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欧美发达国家不断更新相关法规,产业蓬勃发展,如母乳低聚糖(HMOs)、人造肉等大量合成生物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并实现了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中国也开始认可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具备安全性并开启了合规性审批,国家卫健委批准已经批准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乳糖-N-新四糖和2-岩藻糖基乳糖,为合成生物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该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总结如下:

  ①高通量设计与构建人工细胞工厂,结合高通量筛选技术,从而快速获得高效工业生产菌株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顺应这一趋势,合成生物产业需要逐步实现平台工程化,并普及自动化高通量技术,整合自动化、微定量以及大规模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舍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研究范式,加速“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循环。基因组编辑、多基因协同、基因动态调控和蛋白骨架等技术,可有力支撑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液滴微流控分选技术和基于生物传感器以及光谱技术的高通量筛选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代谢途径设计及优化测试过程的通量,缩短从菌株改造到实现量产的研发周期。

  ②合成生物制造的全技术链条整合是提高生物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效率的必然策略和方向。生物科技成果从新产品的实验室研发到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中试放大、批量生产,达到各类检验标准、满足用户体验,需要长时间反复的研发过程。只有整合全技术链条并配置相应的硬件、人才、经验、资金资源,才能加快生物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从而反过来促进生物技术在科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进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③生物技术(BT)、大数据技术(DT)、信息技术(IT)与人工智能(AI)跨界融合将助力全新复杂生物系统设计以及生物过程优化,从而极大赋能生物制造。基于DT充分的挖掘生命系统复杂数据,更全面了解细胞工厂代谢机制;基于IT技术对海量数据603138)进行清洗、挖掘和加工,从而可促进人机交互、机器学习,基于BT技术对细胞工厂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应用知识图谱、数字孪生等AI技术辅助决策工具进行生产资源与过程的虚拟设计、管理和优化,精准、高效地进行工厂管理与控制,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及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些技术的融合推动下,企业将能更高效、更快捷完成高效细胞工厂构建以及发酵精细调控再到产业化放大和生产,促使产品快速投入到市场,以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智能化升级有助于解决工艺过程复杂控制和工程化数据分析等问题。

  ④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与低碳循环经济与双碳目标实现息息相关,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多处提及合成生物学、新型发酵产品、生物制造等,围绕包括新型发酵产品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等。合成生物学通过对底盘细胞、生物合成策略与技术的持续革新,驱动碳基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制造方式,最终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公司致力于建成国内最具转化效率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布局工程化、工业化生物制造技术。目前公司已打通合成生物学全技术链条,形成工业菌种定向选育、发酵精细调控、高效分离纯化制备等国内领先的产业化平台,集成了菌种选育、发酵、提取精制、微胶囊应用、高精度检测分析等系列工程技术,能更高效地对工程菌株进行高通量发酵优化、产物提取和精制,具备将合成生物学技术成果快速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以下进展:

  1、智能研发平台1期建设完成。建立了完备的生物信息学平台,针对不同底盘细胞和DNA生物元件的生物信息,进行AI训练和高性能计算应用。利用AI辅助机器学习技术和人工定向进化技术,设计、筛选及进化高价值系列酶,通过AI技术匹配搭建特定产品的生物合成装置或系统,为合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目前,公司依托智能研发平台实现HMOs系列合成途径、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超过31种相关酶的结构分析或预测,此类成果可作为全细胞模拟、深度辅助DNA设计的重要生物信息基础,进而加速菌株迭代优化;并建成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解脂酵母等细胞表达平台。

  2、基因合成和精准编辑技术进一步提升。布局搭建DNA大片段合成平台,致力于开发高效的体外DNA组装技术;结合体内组装方法,利用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等打造高通量模块化DNA大片段合成平台。建立DNA编辑平台,依托生物计算和生物信息学,开发了高效的基因编辑系统,设计构建了不同系列的标准元件库,提升了底盘细胞以及基因线路操作的模块化和精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细胞工厂的构建效率。

  3、人工重排技术及高通量筛选技术开发完成。公司与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团队合作,参与国家重点专项“工业菌种基因组人工重排技术”项目,以合成型酵母基因组重排技术为切入点,开发了大片段基因从头合成、组装技术,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和拉曼的高通量产物检测技术,形成了重排菌株大规模建库及自动化高通量筛选体系,实现了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菌株表型的快速进化,为后续提升工业生产菌种性能、底盘细胞优化和异源途径的适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生物制造全链条技术实现升级应用。搭建了基于气液相离子诱变和光谱识别的高通量菌种选育平台,集成了发酵环境自响应调控技术,开发了胞壁动态调控-低温物理精炼工艺,技术体系覆盖婴配乳粉原料生物制造产业化工程全链条,大幅提升了工业菌种筛选通量、生物发酵反馈效率和产品精制纯化收率。

  5、新产品创制进展顺利。公司开展了2-FL、3’-SL、6’-SL、LNnT、虾青素、依克多因、EPA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其中,2’-FL已完成中试,获得产品纯度高达94%,并且已通过农业部菌种安全评价;3’-SL和6’-SL已完成实验室到中试全套工艺优化和验证,进入法规准入材料准备阶段;LNnT完成小试发酵工艺优化,进入中试阶段;基于地衣芽孢杆菌的α-熊果苷合成项目底物转化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完成中试并获得99%纯度的产品;人工酵母合成虾青素项目完成酿酒酵母菌株优化,完成中试,菌体中虾青素含量获得显著提升;建立了裂殖壶菌高效诱变及高通量筛选平台,得到EPA高含量菌株,正在进行小试发酵工艺开发。

  6、应用技术平台升级。创新应用脂质纳米共输送促渗载体技术完成了燕窝酸保湿亮肤、抗衰,DHA婴幼儿保湿修复、DHA抗衰抗炎促渗共输送载体等系列组方产品的开发,具有较好的保湿修复功效;完成高通量的动物细胞培养平台搭建,集功效开发、应用支持、靶点发现、高效选品、AI配方于一体;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基于生信大数据探索产品原料在人体中新的功能靶点(干实验)、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进行检验(湿实验)。湿实验中获得细胞模型海量数据,充实生信数据库并升级AI,实现模型持续迭代,干湿结合高效锁定产品应用场景。

  7、经济动物及宠物营养研究平台建设完成。围绕不同养殖动物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开展了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代谢调控的关系研究,打造公司产品的差异化解决方案以提升其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产品附加值。

  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授权专利154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38件,澳大利亚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12件,外观设计3件,另有软件著作权1件;在审国内发明专利101件,在审新西兰专利1件。

  (2)肖敏,郑立新,丰珂珏,蔡祥焜,项威,陆姝欢,李翔宇,田世民.N-乙酰神经氨酸增强小鼠免疫力功能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3(34),103-110.

  食品安全是公司的管理及文化基石,公司始终坚持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追踪国内外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最新要求和前沿技术,建立了严格、完善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公司以ISO9001、FSSC22000为基础、吸收了跨国公司的体系管理经验,制定了涵盖研究开发、合同评审、供应商管理、原材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产品发货、标识和可追溯、安全健康环保等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公司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行,ARA和藻油DHA产品通过了美国FDAGRAS的体系认证,并通过多家跨国公司长期且严格的国际供应商审查,继ARA产品通过欧盟NOVELFOOD认证之后,2023年10月26日,公司藻油DHA产品也通过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安全性评价。

  公司坚持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基于对不同微生物底盘遗传背景的了解,能更高效地对工程菌株进行高通量发酵优化、产物提取和精制,最终实现合成生物学技术成果快速工程化和产业化。基于公司搭建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平台,大力推动合成生物学成果转化,源源不断地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保持核心竞争力,巩固和保持在产业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ARA产品供应商,也是国际ARA产品竞争最重要的参与者。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生产工艺和装备均为自主设计,例如在发酵系统中,公司装配了先进气流分布器的发酵罐,可提高发酵效率和降低能耗;流程气体分析仪器可实时监控菌体的代谢情况,并在线实时精细调控发酵过程的关键参数,保障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二次包埋微胶囊系统是粉剂产品的核心制造装备,大幅提升了粉剂产品的产量,明显提升了粉剂产品的感官性状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为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加大自动化控制系统投入,对全工艺流程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实时、自动化控制,将工艺参数判断的准则和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构成了ARA及DHA等产品的精细调控技术。依托公司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技术与优势,公司建立起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工厂,实现天然来源食品营养素的柔性化生产。2023年公司新产能陆续投产,新产能建设过程中全面引入智能制造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智能化制造水平。

  一方面,公司通过多年来与知名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吸收全球领先的生产运营和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与技术,采用先进的工厂设计和建设标准,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发酵-提炼-微胶囊”生物合成营养素产品生产线和运营管理体系,通过了多个跨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审核和质量验证,成为其全球供应商;另外公司还与欧洲等地的代工厂合作,以丰富自身产品线、增加微胶囊粉末化产品的技术配方灵活度,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构建强大的国际供应链的同时,随着2023年国际营养健康产业巨头帝斯曼全球ARA专利陆续到期,公司大力拓展国际客户开发,积极提高自身境外销售能力,完善的国际化运营团队和客户服务体系,推动公司产品进入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主要跨国公司客户的供应链,同时公司通过与嘉吉、沃尔夫坎亚等国际经销商合作,借助经销商的全球分销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产品销售区域已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

  公司是国内ARA产业的领军企业,依托于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优秀的产品品质,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与嘉吉、雀巢、达能、飞鹤、伊利、君乐宝、贝因美、雅士利等国内外知名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形成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部分客户合作时间已超过10年,产品及服务受到众多客户的一致好评,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服务优秀企业奖。此外,公司已与多家国际知名乳业公司开展前期的业务接洽,预计未来将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未来随着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健康食品行业的持续增长,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基于完善的技术平台不断开发新的营养素产品,发挥市场叠加优势,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控制长久以来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婴幼儿配方食品作为食品行业的皇冠,对食品安全的标准更高一筹。近年来,世界各国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给涉事企业、消费者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公司的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不能适应规模增长以及外部环境变动带来的新形势,将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引发索赔、停产等风险事件,甚至在危害社会安全的情况下存在被退市的风险,对于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公司ARA产品提油和精炼等生产环节会使用到易燃易爆的溶剂,ARA、DHA发酵环节会使用压力容器罐,对生产设施的质量、操作安全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若出现公司员工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毁损、自然灾害等主观和客观因素,不能排除相关生产环节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

  公司确立了“一主两翼”的业务规划,围绕合成生物学技术及产品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投资布局,利用公司在人类营养领域的技术、市场积累,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新业务拓展的投入,进军动物营养和个人护理业务领域,同时也基于新业务、新产品开发的需求,新增投资了部分产能建设。如果公司新业务不能迅速实现营收、新产品开发不能按时实现商业化、新产能不能及时充分利用、被投资企业成长不及预期,公司可能会面临投资失败、增速放缓、利润下降的情形。

  公司生产环节需要使用一定规模的电、天然气等能源。如果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或者出现限电等大规模能源管控情况,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葡萄糖、酵母粉、乳糖、玉米糖浆等,多来源于农产品的加工。受全球经济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仍然存在不同程度上涨的情况。目前公司所需原材料供应主要来自国内,且公司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应对,但如果未来原材料持续全面涨价,可能给公司生产成本、盈利能力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密切相关。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下游行业,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健康食品行业,下游产品与消费者的个人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政府监管、舆论监督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控制已成为公司及下游行业经营业务的基础。未来,一旦出现下游行业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或公司主要客户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均会导致公司的产品需求下降,使公司面临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境外收入占比较高,并且随着公司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化参与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瞬息万变,日趋复杂,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如果部分国家对中国改变既有的贸易政策,使用包括关税在内的手段改变既有的国际贸易环境,将会削弱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公司2023年境外产品销售收入16,416.2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7.70%,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外币汇率时有波动,公司不可避免面临一定汇率波动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的营收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涉及发酵工艺和化工工艺,存在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性排放物和噪声。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特别是碳达峰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环保治理投入将不断增加。如果政府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范,公司将有可能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环保费用的相应支出,或者可能发生整改、限产、停产等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情形。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803,122.41元,同比增加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374,165.38元,同比增加4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449,475.27元,同比增加103.17%。

  营养素按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来源和化学合成来源两大类。天然来源的营养素主要包括天然植物提取产物和微生物发酵天然产物,是以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为原料,利用发酵、干燥、分离、提取、纯化、酶处理等方法制成,一般具有无毒、效果好、安全、制取工艺要求高和成本高等特征,而生物发酵等方式获取的天然产物相比提取等方式,更加环保安全。早在1999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布了绿色食品相关标准,规定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禁止添加任何化学合成添加剂,只允许使用天然添加剂。根据《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2012)的规定,允许使用ARA的来源为高山被孢霉,DHA的来源为裂壶藻、吾肯氏壶藻、寇氏隐甲藻和金枪鱼油,均为天然来源。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和消费观念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于营养素来源更加关注,通过生物发酵方式获取的藻油DHA等产品凭借环保、安全等特点,更加受终端消费者青睐,逐步呈现出替代趋势,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合成生物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物工程技术,通过DBTL(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循环优化生物系统来生产有用的分子化合物,已经在生物医药、食品、农业、材料、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改造微生物或植物的基因组,为天然分子市场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也使得生产生物药物、微生物代谢产物、植物代谢产物、天然食品营养素和调味剂、香精、香料、生物染料和化妆品原料等天然分子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控,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天然分子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合成生物学技术将为天然分子市场开辟更广阔的前景,推动天然分子市场的增长和多样化。

  包括ARA、DHA、SA和β-胡萝卜素在内的功能性脂类、功能糖类、脂溶性维生素、萜类衍生物等天然产物营养素分子,并正处于不断拓宽的发展阶段。随着学理机制、功能机理等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从分子尺度对于营养素在营养、健康、美丽、疾病预防等方面作用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受益于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营养素得以添加到更多的健康食品中去,如液态奶、酸奶、休闲食品、特医食品等。此外,ARA、DHA、SA和β-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在生物制药、药物中间体、原料药、食品、饮料、美妆、个人护理以及动物营养、健康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趋势,动物健康营养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饮食健康,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程度的不断重视,营养强化剂在中高收入国家和群体的销售规模正不断增长。近年来,在全球ARA、DHA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市场正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受益于该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营养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亚太地区婴幼儿配方食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进而带动该地ARA和DHA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龙头凭借规模、品牌、技术、渠道等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食品行业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对食品营养素的品质的要求很高,ARA、DHA产品首先须通过国家相关食品监管法规的市场准入许可后,方可进入该国市场进行销售,如欧盟的NOVELFOOD认证,美国的FDAGRAS认证等。目前,各国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食品行业许可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食品行业日渐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把控食品质量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成为该行业的市场准入壁垒,更严厉的食品安全政策出台,市场准入门槛逐步抬高,市场竞争将更加有序、公平。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环保政策日益完善,环境污染管理标准日趋严格,行业内环保治理成本将不断增加。如果政府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范,企业势必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环保费用的相应支出。行业龙头将凭借自身的优势和行业地位,通过先进生物技术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物制造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以“技术平台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数字化、市场国际化、产业生态化、人才资本化”为指导方针,实施“三拓展”战略(即拓展产品品类、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拓展产品市场区域),构建“一主两翼”业务格局,围绕国际化的目标,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运营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公司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和综合盈利水平的不断提升。

  传统生物发酵制造领域,通过在高通量筛选、智能发酵控制、产品分离纯化、微胶囊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研发创新,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新技术领域,将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相结合,建立起基于人工智能的合成生物学架构,通过人工智能提高生物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预测基因编辑的结果,优化生物系统的设计,增强自动化实验平台,加快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未来实现在菌种选育等领域更多创新技术的突破,大大加快研发过程,孵化出更多技术与成本领先的新型营养素产品。

  加强产品的功能特性研究和机理研究,为产品应用提供学理支持,扩大产品应用领域,构建产品从人类营养延伸到动物营养、化妆品原料、医药原料、生物材料等广泛领域的完整应用体系,加强解决方案研究,为客户提供更丰富产品解决方案,以适应未来全球营养与健康市场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发展趋势。

  依托自身的技术研发平台及多年积累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加快新产品产业化,丰富产品线与业务结构,加快不断开拓新的销售和利润增长点。在产品和业务布局上,以功能性的营养素产品为核心产品,巩固和保持ARA的国内市场领导地位,致力快速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完善Omega-3脂肪酸系列产品,加快助力健康食品和保健品领域发展;同时加快推进藻油DHA、SA、天然β-胡萝卜素的规模化,开拓新的销售和利润增长点;并积极开发HMOs、α-熊果苷、依克多因、类胡萝卜素系列等新产品,以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和市场的叠加效应,最大程度释放产能,提高综合盈利水平。

  优化全球供应链与客户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国际市场的战略合作资源,通过更丰富的产品线和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对全球食品领域主要跨国公司客户的开发,在全球ARA和藻油DHA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占领市场制高点,争取全球ARA和藻油DHA市场的更大份额,成为全球ARA市场的领导品牌和藻油DHA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未来全球营养素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能分布将更多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公司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聚焦于澳洲、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范围内,进一步整合技术、产能、市场与人才资源,搭建国际化运营平台,并积极寻找在生物技术、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合作与并购机会,通过国际化运营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增长。

  现代生物发酵产业的特性和发展趋势,使得包括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等在内的智能制造技术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文化,通过数字化聚焦于降本增效、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赋能生产经营,尤其是对原有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基于大数据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系统稳定性和生产柔性,构建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和智能发酵控制系统,实现清洁低碳、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制造模式,实现公司组织、流程和决策全方面的效能提升,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和提升食品安全与EHS管理体系,持续践行ESG国际标准。实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募,组建一支包括前沿生物技术、国际化市场和国际化运营等各专业领域的战略支撑性人才团队,以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在生物基技术和产品的替代发展机遇下,积极推进绿色生物制造研究和可持续化产业转化。坚持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物制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通过项目改造、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水、绿色办公等方式,不断探索企业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品牌管理体系和流程,增强品牌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公司的行业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参与关爱妇女儿童、关爱阿尔兹海默病老人等各类公益活动,通过全员承诺和参加低碳足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塑造公司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2024年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耕主业谋创新,坚定不移布局合成生物学,以“三拓展”战略为指导,以技术平台化、制造智能化与运营数字化为指导,扎实推进公司“一主两翼”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国内市场,围绕新国标这一政策红利,公司在保障核心客户产品供应的基础上,以产品品质提升为抓手提升新产能的利用率,增强客户粘性,巩固婴配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国际市场上,公司要紧紧抓住帝斯曼ARA专利到期的机遇,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转化国际市场开放机遇,不断丰富国际客户的产品供给,逐步形成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持续推进Omega-3脂肪酸业务振兴计划,实现多品类、多来源、多应用场景;基于SA丰富的学理功能,打造应用解决方案,提高产品渗透率。

  公司合成生物学平台的建设与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项目建设融合,植入智能研发和数字化研发,发挥生物计算作为合成生物学基础作用,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和效力。公司将完成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工程,并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上海合成生物学中心等形成联动互补,发挥公司产业化能力,通过生物过程数字孪生技术开发泛化能力强的智能决策模型,着手针对实验室规模生物合成过程建立预测准确度高的生物过程调控模型,加快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以此为支撑,逐步建成研发平台和科技孵化器,打造高效合成生物产业生态,提升研发成果转化能力。

  2024年,公司将依托公司自身的技术研发平台及多年积累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重点推动HMOs之2’-FL产品产业化,取得法规准入,开展大客户供应商准入,力争尽快实现2’-FL商业化。与此同时,公司将继续推动3-FL、3’-SL、6’-SL、LNnT及LNT等HMOs系列产品产业化攻关及法规申报,围绕HMOs系列产品与核心婴配客户及科研资源继续开展联合应用研发,同步完成虾青素、细菌纤维素等新产品的定型,加快合成生物学新产品产业化落地,助力下游产业持续升级。

  为落实公司数字化发展战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将全面执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从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办公(运营)三个主要方向,聚焦降本增效、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步建立起包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内的数字化预算机制、沟通决策机制、人才资金保障机制,形成数字化文化,实现公司组织、流程和决策三方面的效能提升。

  2024年,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规章制度要求,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工作,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确保信息披露工作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公平的基础上,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传递公司投资价值。构建系统化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积极拓展投关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沟通渠道的多样性和便捷性,加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塑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品牌形象。

  上述仅为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也不代表公司对2024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者对此应当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1.82万亿!A股科创力度再上新台阶!27家公司狂投超百亿搞研发,这家龙头车企研发支出超过一年净利

  收益率惊人 创新药龙头涨超106倍 科技50强名单出炉!稀缺 连续3年ROE超10%个股仅20只

  外媒:哈马斯将在未来几天宣布批准停火提议,将分阶段释放人质并得到美国关于以撤军保证

  已有5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9019.10万股,占流通A股53.59%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98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龙 虎 榜:三日买入总计4720.99万元,三日卖出总计7821.3万元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寿仙谷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
    绿色食糖市场受宠甘汁园白糖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0月12日
    办年货想买有机产品四招教您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元篇
    保定: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
    提升农产品的品牌辨识度臧博
    用标准定义美好 “标准·认证
    进口有机食品 如何鉴别有妙招
    2023射阳(上海)文旅推介会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